s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仙村镇
  • 仙村镇召开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建设环境优美和谐稳定仙村
  • 发布日期:[2016-08-31 11:52:45] 来源:[增城之窗-增城日报]
  • 会议现场
     
        (记者龙永辉 通讯员吴晓琼 文/摄)8月25至26日,仙村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镇政府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仙村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仙村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报告,确定今后五年仙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依法选举产生了仙村镇第二届人大主席1名、镇长1名、副镇长3名。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登标出席会议。
        2012年恢复建制以来取得成绩
        据悉,自从仙村镇在2012年恢复建制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团结全镇人民,围绕着全面建设宜居宜业新仙村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民生幸福为主旨,立足发展全局,坚持高位推进,全面持续发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镇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开创了仙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5年,仙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1.34亿元,同比增长9.81%,是2012年的1.91倍;工业总产值85.18亿元,增长10.32%,是2012年的1.98倍;两税收入2.34亿元,是2012年的2.29倍。2016年1-7月,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5.12亿元,同比增长10.2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完成10.62亿元,同比增长11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亿元,同比增长13%,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仙村镇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仙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该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广州市委、增城区委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战略部署,以提质增效升级为发展导向,在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更新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址,着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幸福仙村。
        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持续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抓好产业项目发展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加强发展平台建设,根据仙村镇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东部环保装备产业园区;中西部新兴产业、房地产业区;北部运动休闲产业区;南部生态旅游区等四大发展平台,以平台聚产业、促发展。
        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汽配产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标准化技术和信息服务支撑体系、企业间分工协作体系,打造区域品牌,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继续跟踪天天安娜、广州驭风旭铝铸件等重点企业发展,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扩容提质。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以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拉动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集研发、孵化、制造于一体的全区重要的环保装备产业基地。结合知名企业、院校共同创建环保产业新联盟,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设备等环保装备产业,打造全镇经济发展新引擎。力促全国公章大数据、钰骐璐环保塑胶项目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户,促成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
        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一是借助增城区成功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深入推进鹅桂洲湿地公园、竹园荔枝岛生态公园、基岗荔枝生态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亲水游乐于一体的多元化生态旅游聚集地。以仙村国际高尔夫球场、仙村花园、皇朝御苑酒店为依托,结合皮划艇、自行车、绿道游等积极发展集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运动休闲产业,把仙村打造成为周边地区休闲运动度假的重要选择地。三是以“饶学”文化、荔枝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体验旅游。
        优化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借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及扶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积极促进辖区农业品牌化发展。重点打造基岗村仙进奉荔枝品牌,大力推广竹园三月红荔枝、西南红葱、下境村枸杞、蓝山黄皮等农业品牌,借助荔枝文化节,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加强城乡环境建设 建设宜居宜业新仙村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以交通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对内对外交通网建设。重点抓好仙村大道上跨铁路桥、连接广园快速路与荔新公路的仙宁路跨铁路桥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升级改造朱仙路、仙宁路。加快推进镇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仙城大道,实现村村、村镇道路互通互联,以交通一体化推动城镇一体化发展。全力做好花莞高速、东北货车外绕线、广汕铁路等交通项目沿线用地征地拆迁工作,同步完善辖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轨道交通建设转化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统筹推进美丽城乡建设
        全面对接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制定仙村镇“十三五”各专项规划,科学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发展。把打造岭南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基岗村、碧潭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逐步推动美丽乡村由单村整治向连线成片升级拓展。以仙宁路上跨铁路桥改造为契机,改造仙村西出口,分步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深入推进“一河两岸”建设,整治仙村涌两岸环境,重现水乡古村聚落特色。推进仙村市民广场、鹅桂洲湿地公园、竹园荔枝岛公园等一批惠民工程建设,全面建设美丽仙村。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扎实推进镇村两级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健全日常保洁机制,落实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提高环卫保洁质量,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实施仙村大道、仙村一路等道路外立面装饰工程,提升仙村的城镇品位。实施河涌整治工程,推进十字滘等村庄河道清淤工程,稳步推进仙村涌、仙村运河等重点河涌环境综合整治,系统整治辖区黑臭水体。加强环保执法,开展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综合整治,督促企业限期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整治“六乱”行为,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严厉开展“两违”查控,重点抓好镇主干道两旁、重点建设项目征地范围的违法用地以及违法建设行为。
        加快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不断增进民生福址
        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和镇中心小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完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深挖绥宁书院等历史文物古迹背后的仙村文化,着力打造“人文仙村”;规划建设镇图书馆(室)、网球场、足球场等体育场地,完善村(居)、公园、广场等公共体育设施。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扩大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推动镇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以及日托中心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医疗保险、临时救助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力争每个新引进项目有20%以上本地人口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加强创业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自主创业补贴以及自主创业相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新一轮扶贫开发等专项培训工程,努力拓展增收致富渠道,确保群众稳定收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扶贫措施,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确保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镇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促发展
        代表们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立足各自岗位实际,围绕民生、城镇建设、水利等方面畅所欲言,谈思路、谈举措、谈办法,积极建言献策,畅谈仙村发展。
        人大代表屈拱照表示,报告回顾了仙村镇恢复建制以来所取得一系列成绩,客观中肯地分析了仙村发展的制约因素,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报告催人奋进、立意高远,完会后,我一定把会议精神带回村里,把我们村党员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来,在今后发展中,积极配合镇党委、镇政府做好碧潭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人大代表王慧娟表示,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目标,并具体讲述经济发展举措。作为工人代表,备受倍受鼓舞。希望仙村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也能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总量。
        会议期间,仙村镇70名人大代表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关系仙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和镇发展方面积极开展建言献策。会议结束前,镇人大代表提出涉及交通、医疗等各类建议72个。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全镇基础设施投入,重点解决好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实际问题;二是积极培育镇经济支柱产业,提升经济实力,重点做好环保装备产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三是高度关注民生,加快推进镇中心小学建设进度,全面推进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镇人大已转交政府及时回复,并认真办理。
  •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增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所有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增城区荔城街惠民路1号2幢 邮编:511300 电话:020-32829375 信箱:zcrd@21cn.com
    粤ICP备1110329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034号 技术支持:增城日报社--增城之窗